
日前,吉林省印發了《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和冰雪經濟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通過相關積極舉措,以構建起完善的冰雪產業體系,進而為自身帶來支柱性的發展助力。
具體而言,根據《意見》,預計到2022年,吉林省冰雪運動競技水平或將全面提升,重點項目奪取金牌,冰雪產業實現快速發展;且到2030年,吉林省冰雪運動優勢項目整體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此外,屆時吉林省參與冰雪運動人數超過1000萬,冰雪旅游人數達到1億人次。
顯而易見,近年來,在體育強國的戰略推動之下,運動產業的發展盛況不容忽視,其中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臨近,冰雪產業作為起步較晚的新興產業更加受到市場的重視,尤其在政策的利好刺激之下,正從局限的小眾化邁向引發全民熱潮的大眾化努力行進,其市場規模的擴容之勢也較為亮眼。
從市場行情來看,預計到2020年我國冰雪產業規模或將突破6000億元,到2025年或將達到1萬億元。與此同時,在2017-2018冰雪季期間,冰雪旅游人數近2億人,同比上升16%,預計到2025年直接參加冰雪運動的人次或將達到5000萬,并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其中,2018年我國總滑雪人次達到1970萬人次,同比增長12.57%,再次創了新高。此外,配套設施方面也隨之增長,架空索道數量達到250條,造雪機數量達到7410臺,壓雪車共有541輛,滑雪場數量增至742個(同比增長5.55%),由此可見,在政策和行業的雙重支撐之下,我國冰雪產業已然進入快速發展期。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冰雪經濟是近年來興起的熱門領域,事實上,我國對這一產業的發展還未真正得到完善,成熟度不高,主要受國家體育賽事等帶動,其消費需求還有所受限,且多數呈現一次性消費,與此同時,我國國產冰雪裝備市場的投資力度也落后于國外部分國家,因此,其發展態勢還處于積極探索之中,但先行布局的概念標的或將有所受益,一般而言,冰雪經濟主要覆蓋冰雪旅游產業、冰雪文化產業和冰雪體育產業,根據相關券商給出的研報,相關以下個股或將可以關注:
結語:
整體而言,對于吉林省為首的東北省份而言,基于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它們先行鼓勵發展冰雪經濟進而帶動區域的利好預期是在意料之中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冰雪經濟作為熱門概念近來備受關注,但目前其發展程度還無法作為重要的增量為整體產業發展帶來助力,如今依舊還是主要靠著冬奧會等體育賽事的熱度加以升溫,且入局的企業多數并不以其為主營業務去經營發展,對此,相關市場投資者應對此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