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向2022線上接力賽的“接力棒”日前傳至天津,這里曾是中國最早接觸現代運動的城市之一。1893年天津首家滑冰俱樂部誕生,1905年天津已經有冰球俱樂部了。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暖冬來臨,天津地區的冰凍期逐漸減少,城市的發展也讓天津地區可以進行冰上運動的場所銳減,漸漸地滑冰的人少了,打冰球的人更少,以往一到冬天冰場上人滿為患的場景就此成為歷史。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來臨,天津的冬季運動迎來了“第二春”。
天津對冰雪運動的重視有目共睹,滑向2022線上接力賽連線中,天津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克敏與天津市體育局副局長王路華來到了天津冰壺館,在天津冰壺隊主教練李洪臣的指導下擲壺出場,隨后又進行了擊打、進營等練習。自2018年6月天津市體育局冬季和水上運動管理中心揭牌后,天津已經承辦過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誼賽、“中國杯”短道速滑精英聯賽總決賽、第六屆全國大眾冰雪季啟動儀式等一系列賽事和冬奧會主題活動。目前天津已經擁有天津冰壺館、骨膜結構的奧林匹克中心滑冰館,以及能夠在一周時間內轉換成滿足專業賽事需求的冰場的天津體育館。李克敏在直播連線中表示,薊州體育訓練基地正在改造為薊州國家冬季運動專項訓練基地,待建成后,該基地將會擁有1個速度滑冰館、1個冰壺訓練館、6個冰球訓練館,可供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壺、冰球等專業運動隊進行訓練。
天津冰雪運動的第二春煥發迅速。僅一年多的時間,天津就組成了一支由243名運動員、26名教練員參加的“十四冬”天津代表團,角逐11個分項、87個小項的比賽。天津輸送的冰雪運動員,如鋼架雪車運動員閆文港在2018年獲得中國首枚歐洲杯金牌,隨后在提前開賽的“十四冬”鋼架雪車比賽中,閆文港又取得了天津歷史上第一枚冬運會的金牌,實現了“零”的突破;自由式滑雪運動員楊碩瑞在國際雪聯積分賽中,憑借穩定的發揮斬獲日本站銀牌和韓國站金牌;單板滑雪運動員武紹桐在國際雪聯澳洲杯單板滑雪U型場地比賽中,以88分的高分奪得冠軍。在群眾體育方面,2019年8月,天津舉行了冰雪運動進校園活動簽約儀式,標志著“冰雪運動進校園”工作正式啟動,目前,天津已有13所大中小學被列為冰雪運動特色學校。
北京冬奧會的春風當前,天津也不甘落后,“天津也要為2022冬奧會作出應有的貢獻,我們要提供最優質的場館、最優質的服務,為天津參賽隊、為我們的國家隊、為各國代表隊創造良好的訓練環境。”王路華說。據悉,目前冰壺國家集訓隊正在天津進行封閉訓練。天津,正與北京、河北一起,展示冰雪運動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