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嘉峰室內滑雪訓練基地,教練正在指導學員滑雪。
隨著最近天氣在持續降溫,銀川市冰雪游熱度正逐漸爬升,各項冰雪體育賽事正在準備中,各景區也陸續開展了旅游推介活動,“冷資源”正在帶動“熱經濟”。
滑冰運動吸引越來越多的市民
目前,我市共有3家室內滑冰場,分別是銀川國際商貿城冰河世紀滑冰場、建發大閱城冠軍冰場、會展中心冰之戀滑冰場,越來越多的市民愛上了室內滑冰運動。
在建發大閱城冠軍冰場,店長周錚告訴記者,在這里滑冰的人群主要以學生和老年人為主。“我們開業3年以來,會員人數已經超過一萬人,室內滑冰還是比較受歡迎的。”周錚表示,除了市民正常滑冰之外,冰場還定期舉辦速滑、花樣滑冰等培訓課程和比賽。談到新冠肺炎疫情對冰場造成的影響,周錚表示,疫情之前,冰場一直處于盈利的狀態,疫情發生后,店里目前基本能保本,相信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以及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會有更多人加入到冰雪運動中來。
記者了解到,除了室內滑冰場,我市還有多家利用自然條件形成的室外冰場,比如湖濱體育場、寶湖冰場、海寶公園冰場、中山公園冰場等,這些冰場成了不少滑冰愛好者的冬日樂園,也為我市發展冰上運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滑雪場 要推出多種新項目
到了冬天,最受市民歡迎的當屬戶外滑雪,銀川市內三大滑雪場依靠人工造雪營造的冰雪環境成為銀川市民享受冰雪樂趣的主要途徑。這3家滑雪場分別是鳴翠湖滑雪場、閱海公園滑雪場、西夏風情園滑雪場,分別位于三區,其中,閱海公園滑雪場因為離市區距離近,客流量也是最大的。
據閱海公園滑雪場銷售經理鄔月玲介紹,每個滑雪季該滑雪場的客流量都在12萬人次~15萬人次之間,都是親子和中青年居多,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滑雪場暫停營業,為了吸引游客,今冬滑雪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舉措下推出了新項目。“我們在滑雪場設置了體能樂園,包括兒童蹦極、跳跳床、網紅秋千、網紅橋、兒童拓展等,此外我們還購買了25只會動會叫的仿真恐龍,可以帶來更多親子樂趣。”鄔月玲告訴記者,最近,滑雪場又購置了卡通版的冰車、越野滑雪板以及壓雪車,除此之外,在滑雪場還能觀賞到精彩的燈光秀,相信會帶給市民不一樣的體驗。
西夏風情園滑雪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之前滑雪場一直由私人承包,但運營情況不好,今年景區將滑雪場收回,將重新打造滑雪場,并適時推出一些新項目。記者了解到,目前,三家滑雪場正在進行人工造雪,預計12月初正式對外營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全區首家室內滑雪基地——雪嘉峰室內滑雪訓練基地入駐新百CCPark,市民滑雪又多了一個好去處。“目前,我們有會員150余人,最小的3歲半,最大的60歲。”雪嘉峰室內滑雪訓練基地店長丁魯寧告訴記者,基地內擁有荷蘭進口大型滑雪設備,模擬真實雪道效果,打破了滑雪對于季節、地點的限制,而且基地內還擁有一批國內優秀的滑雪指導員,可以保障滑雪者在室內滑雪享受安全、便捷、高效的課程體驗。
冰雪旅游 正在轉型升級
冬季旅游,自然少不了冰燈冰雕,作為我市冬季冰雪旅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銀川橫城冰雪彩燈藝術節已經連續舉辦了六屆。黃河橫城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建軍告訴記者,6屆冰雪彩燈藝術節共計吸引300萬人次參觀游覽,但因為受疫情影響,今年冰雪彩燈藝術節能否如期舉辦,景區尚在觀望中。
2019年12月31日,“點亮新銀川·歡喜過大年”銀川市首屆迎春燈會在花博園開幕,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也看出我市冬季冰雪旅游正在轉型升級。記者了解到,從2014年起,銀川市已連續舉辦了六屆全域旅游冰雪嘉年華活動,通過印制參與券、旅游護照等方式,將市民、游客引導至各個景區、冰雪運動場所,開展滑冰、滑雪、冰球、冰上龍舟、冰雪游戲等休閑冰雪運動項目,每年都吸引了眾多市民。今年,冰上龍舟、高山滑雪等冰雪體育賽事也正在準備中。
冰雪產業 要走多業態融合之路
銀川市冰雪運動協會秘書長鞠中海表示,冰雪產業的發展是多樣性的,很多都是以比賽帶動消費,產生二次消費,比如通過舉辦各類賽事,不光會給滑雪場、滑冰場帶來門票收益,還有周圍賣小吃的,停車場、廣告公司都會通過一場比賽獲益,可以說一場比賽帶動了方方面面的經濟。
“只有讓冰雪運動旅游成為更多普通人群的消費選擇甚至生活方式之后,才可能迸發出強大的市場動能,以需求刺激供給,推動我市冰雪旅游價值鏈的延展與深化。”鞠中海說道。
銀川市文化旅游廣電局資源開發科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相比外省市,當前銀川市的冰雪旅游業態較為單一,旅游產品有待創新。發展冰雪旅游還是要走“冰雪旅游+”模式的多業態融合之路,不斷開發多類型冰雪旅游產品,以冰雪項目引領,將文化與旅游、民俗與旅游、冰雪與旅游、體育與旅游、環保與健康有機結合起來。同時,要想將冰雪旅游產業做大做強,還需要政府部門、旅游景區、媒體宣傳等多方聯動,不斷拉長經濟鏈條,使“冷資源”變為“熱經濟”。(記者 吳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