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原因2019-2020年冰雪旅游市場沖擊巨大,但近期正在火熱復蘇,據OTA平臺數據顯示,11月以來,滑雪主題的旅游產品預定量增長超350%,雙11期間東北目的地熱度大漲300%,滑雪等冰雪游商品預訂量同比漲110%,元旦期間,冰雪游是熱門旅游主題,“滑雪”“賞雪”“看雪”等關鍵詞搜索量均大幅上漲,以冰雪旅游著稱的哈爾濱榮登熱門旅游目的地榜單第一,滑雪目的地民宿訂單量增長超600%。
1月5日,據《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預測,2020-2021冰雪季,我國冰雪旅游休閑旅游人次將達到2.3億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將超過3900億元。面對這個千億市場,旅游企業如何掘金?首先我們得了解一下冰雪旅游市場特點和發展趨勢。
從出游類型分布數據來看,62%冰雪旅游出游者選擇跟團游,30%出游者選擇自由行,而8%冰雪旅游出游者選擇定制游;從客源構成來看,本地區游客占到將近60%,冰雪旅游本地化特征顯著;從旅行時間來看,冰雪旅游通常是中短期旅游,選擇2-3天出游時長的游客最多,占比為49.4%,其次是選擇2-3天出游時長的游客,占比為36.1%;從冰雪旅游花費的構成來看,住宿的花費最大,其次為交通、游覽門票、購物、飲食、娛樂和其他消費;從住宿的選擇上,冰雪旅游的游客主要選擇經濟型品牌酒店,其次是精品民宿。
近年來,隨著2022年冬奧會申辦成功,在國家倡導的“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號召下,我國冰雪旅游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無論是需求端,還是供給端,冰雪旅游市場都是一片火熱,形成了冰雪+文化、冰雪+文創、冰雪+特色小鎮等相關產業。據相關數據統計2018年-2020年,我國冰雪旅游的重資產投資項目規模將近9000億元,其中2020年有3000億元。
但是與冰雪產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尚處于冰雪旅游業的初級發展階段,旅游冰雪市場也存在這些問題:
一是冰雪旅游產品相對單一,無法滿足游客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普遍以滑雪場為主,導致景區之間競爭激烈,并且供大于求難以持續吸引游客,未來冰雪旅游朝著重創意、重內容、重體驗的階段發展,除了滑雪之外,景區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游客提供精細化、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
二是產業鏈不完善,既沒有打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也缺少完善的住宿、餐飲、購物等設施,導致運營成本高,營收來源單一,以滑雪場為例,冰雪旅游配套設備主要來自進口或南方,滑雪成本自然而然就提升了,并且相關住宿、餐飲、購物、醫療、通訊等配套設施建設服務質量不高,很難留住游客,今后“旅游+”是趨勢,各地可以依據產業特色,實現冰雪旅游與體育、文化、科技、康養等實現產業之間的融合,逐步延伸產業鏈條,推動冰雪旅游的多維發展。
三是冰雪旅游淡旺季顯著,四季經營能力不足,導致資源浪費,景區可以整合周邊旅游資源,打造度假區,除冰雪旅游之外,可以溫泉養生、冰雪賽事、冰雪節慶等多樣旅游產品,實現單一產品目的地到綜合型旅游度假區的蛻變,以此突破季節因素限制。
冬季是旅游的淡季,而冰雪旅游正在成為冬季旅游的核心,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旅游者選擇冰雪運動作為冬日出行的必去旅游項目,疫情之下大量游客的國外滑雪需求將轉到國內,冰雪旅游業也會迎來新的機遇,景區要著眼于新的發展趨勢,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為游客提供多元化、特色化的旅游產品,才能打造核心競爭力,從冰雪旅游這個千億市場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