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天、500天、365天、200天……設置于北京王府井步行街的北京冬奧會倒計時牌上的數字在一天天變動,距離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越來越近了。
“當前,冬奧會籌辦工作已經進入全力沖刺、全面就緒、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北京冬奧組委副秘書長何江海在7月21日舉辦的2021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冬博會的連續舉辦,不僅擴大了北京冬奧會影響力,更是推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重要力量。
7月21日,2021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2021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將于9月2日至7日在國家會議中心和首鋼園區同期舉辦,以“實現與國際冬季運動資源對接,拉動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為總體思路,通過展覽展示、高峰論壇、產業對接、專場活動等多種活動形式,全力打造具有一定規模、國際化程度高、權威性強、群眾參與度高的冰雪產業盛會,充分發揮冬博會服務冬奧、推動冬運普及、促進冰雪產業升級的作用。
“規模更大的線下展,加上覆蓋更廣的線上展,將有力提升冬博會促進冰雪產業升級的實效,進而加速全球冰雪產業復蘇。”亞洲數據集團副總裁張莉介紹稱,本屆冬博會將舉辦20余場國際論壇、行業大會及多場洽談交易等配套活動,預計吸引500余個國內外品牌參展,近2.4萬名專業機構代表到會洽談。同時,線上冬博會同期舉辦,跨空間、跨地域、全球聯動的云平臺,不僅針對多場平行論壇及現場活動進行高效率、高品質直播,更基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手段,實現全球聯動,打造永不落幕的冰雪產業交流交易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為加快建設國內外冰雪產業雙循環,本屆冬博會將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理念,促進國內冰雪經濟;現場舉辦發布、簽約等專場活動,拉動冰雪企業增長;以冰雪創業爭霸帶推動國內外新銳冰雪企業落地中國。
此外,在發布會上,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秘書長、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中心主任付曉輝宣布,意大利為2021年冬博會的主賓國。作為冬季運動強國以及2026年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主辦國,意大利企業將在2021年冬博會上展示以科技、設計和可靠性聞名遐邇的優質意大利冬季運動產品。
憑借先進的造雪技術、完善的施工組織計劃和及時的售后服務保障,來自意大利的天冰公司承攬了北京冬奧會所有雪上場館的造雪設備和系統建設,天冰中國分公司總經理弗洛里安·哈澤里表示,“在冬奧會之后,中國冰雪市場將會迎來強勁的增長,我們也希望能夠和更多的中國城市合作。”
“近年來,我國冰雪產業呈爆發式增長,無論是在裝備器材、服裝服飾,還是在場館建設、科技智能化等領域都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特聘專家趙英剛認為,有了冬奧會的加持,我國冰雪產業將迎來“破圈”時刻。
趙英剛表示,一是要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在冰雪產業發展目標、路徑、政策等多個方面做好謀篇布局,持續推動冰雪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二是下更大功夫推動我國裝備制造產業優勢轉化為冰雪產業裝備制造優勢,通過政府平臺等相互之間的合作與配套,推進冰雪產業融合發展,以滿足冰雪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三是真正推動國產品牌品牌化,促使冰雪裝備器材等不僅能夠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而且能夠通過品牌化打造工程助推國產品牌走向世界,在雙循環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四是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冰雪產業,避免同質化競爭,根據不同業態的特點構建四季融合的多業態發展模式。
此外,趙英剛指出,雖然我國現已在冰雪產業領域有一些專家學者,但是從中國冰雪產業市場發展需要以及美好前景來看,我國冰雪產業發展還特別缺乏人才,要注重考慮如何更系統地培養冰雪產業人才。(本報記者 王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