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河北崇禮高原(國家綜合)訓練基地。

訓練基地內景。李響攝
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2800平方米,主體結構采用大跨度單層單跨門式鋼架結構,屋面采用“聚氨酯復合夾芯板+防水卷材”,可抗1米雪壓及9級(瞬時10級)風荷載。由于工程依山而建,施工場地狹小,吊車站位平臺及車輛運行路線需隨著安裝進度隨時修建。受場地條件、構件體積和重量的制約,所有構件只能先運輸至山腳下,再隨著安裝進度進行二次倒運,現場吊裝、倒運、二次拼裝的工作量巨大,施工難度遠超以往普通項目。
“由于該項目地處高山區山坡地段,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地貌復雜、起伏大,場地橫向空間僅有70米,工程主體跨度42米,兩側均為天然林地,施工坡度最大達到45度。有限的施工空間內,又涉及土建、管道鋪設、機電安裝、鋼結構拼裝、設備調試等多項工序交叉作業,每個環節都是卡脖子工程,這些困難可讓我們這些工程人吃盡了苦頭。”回憶起整個建設過程,中鐵十六局項目負責人張擁法感慨說。
作為目前世界上首個能達到國際標準賽事水平的全尺寸室內U型池賽道,該項目在設計及建設中積極應用新技術,可實現全季度真雪環境訓練和比賽,助力運動員實現突破。
張擁法介紹,該項目的U型池賽道主要采用了三項創新技術。一個是高溫造雪技術,能夠在室外零上15攝氏度的溫度下生成用于修槽的雪;第二個是獨立溫控技術,采用具有28個獨立調控區域的控溫系統,確保整個U型槽室內溫度均衡、穩定;第三,旱雪技術,先用標準旱雪模塊修建出槽的基本U型狀態,然后在旱雪基礎上進行造雪、固雪,從而減少雪的用量,保障運動員四季訓練。
崇禮高原(國家綜合)訓練基地是國家體育總局和河北省政府共同建設的以冰雪運動為主的國家級綜合訓練基地,建成了坡面障礙技巧雪道、障礙追逐雪道、U型場地、雪上技巧場地、空中技巧場地等齊備的雪上項目專業賽道。
北京冬奧會上,中國選手在U型池賽道上大放異彩。其中女子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技巧賽中國隊選手谷愛凌、李方慧和張可欣分別取得第1名、第5名、第7名的優異成績,女子單板滑雪U型場地技巧賽中國隊選手蔡雪桐拿到了第4名的個人奧運最好成績。
賽后,U型池賽道的精彩依然在延續。近年來,基地的建設完善,為崇禮帶來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有效推動了“冰雪+”的經濟業態發展,由滑雪和冰雪旅游的單一產業鏈向冰雪設備研發制造、冰雪文化旅游、冰雪體育運動、冰雪運動人才教育培訓、冰雪體育賽事等冰雪全產業鏈發展。
“在未來,該基地不僅可滿足專業運動員的訓練,還將促進冰雪競技項目向群眾性體育推廣普及。”張擁法表示,該基地將和其他冰雪文化旅游資源一起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冷冰雪”逐漸釋放“熱效應”,助力崇禮打造冰雪體育、文化、產業、旅游融合發展的新名片。(記者 豐家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