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多個日夜的雪炮轟鳴過后,河北張家口的崇禮變成了白雪皚皚的世界,這里眾多雪場向雪友們敞開大門,迎來北京冬奧會后的第一個雪季。與此同時,以“聚焦后冬奧 推動冰雪產業國際合作”為主題的2022中國(河北)國際冰雪產業發展大會日前在線上舉行,為推動中國冰雪產業走向世界、世界冰雪產業融入中國搭建了交流合作、創新發展的重要平臺。借助北京冬奧會帶來的發展契機,河北省冰雪產業乘勢而上,以冰雪產業發展和冬奧場館可持續利用為牽引,做大做強冰雪經濟,積極構建現代化冰雪產業體系,冬奧效應正轉化為河北省新的經濟增長極。
河北既是冰雪運動大省,也是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大省,冰雪資源得天獨厚。河北借助冬奧會籌辦舉辦機遇,深挖冰雪稟賦,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冰雪發展之路。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在國際冰雪產業發展大會表示,今后一個時期,河北冰雪產業發展空間廣闊,大有可為。
積極謀劃后冬奧冰雪經濟發展
河北冰雪產業正迎來發展黃金期?!蛾P于加快推進后奧運經濟發展的意見》《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張家口)建設規劃》《河北省“體育產業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2年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相繼出臺,紛紛提出大力推進冬奧場館可持續利用,培育壯大賽事經濟和冰雪產業,擦亮張家口“冬奧城市”品牌,加快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此外,河北省體育局在今年5月印發《加快推動后奧運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3000億元,全省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1500億元,冰雪旅游和冰雪裝備制造發展成效顯著,張家口“冬奧城市”品牌凸顯,崇禮成為國際冰雪高端賽事聚集區和冰雪運動休閑勝地。
“冷資源”正不斷拉動“熱經濟”。河北省工信廳副廳長郝莉笑在國際冰雪產業發展大會上表示,河北高度重視后奧運經濟發展,把壯大冰雪產業作為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已初步形成以冰雪場地服務業、冰雪旅游業為龍頭,裝備器材、競賽表演、冰雪培訓為補充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
如何乘冬奧之勢做大做強后奧運經濟,是擺在冬奧城市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據悉,今年以來張家口市崇禮區積極融入“加快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和冬奧遺產開發利用大潮,對接國家、省、市相關部門和多家賽事運營公司,啟動年度品牌賽事項目謀劃工作。此外,依托張家口奧運場館以及崇禮高原訓練基地和保定淶源、承德御道口訓練基地場館資源,河北省正在積極對接國際雪聯、中國滑雪協會等組織機構,引進、承辦國際、國內頂級冰雪高端賽事,接待國內外冰雪運動專業訓練,打造國際高端冰雪賽事聚集區。
冰雪裝備器材制造業漸成規模
借力北京冬奧會的舉辦,河北省的冰雪裝備制造業發展不斷提速。河北省發改委副主任喬曉林表示,河北省冰雪裝備產業蓬勃發展,已引進冰雪場地裝備制造、冰上運動裝備制造、雪上運動裝備制造、冰雪裝備研發等類型項目近百項,總投資超過500億元;全省已有31家冰雪裝備器材企業投產,2021年產值超過了5.8億元。
一塊塊滑雪板、一雙雙冰鞋,在張家口的冰雪產業園區里的生產線上制造完成,運往全國各地。依托張家口高新區、宣化區冰雪產業園兩個產業載體平臺,河北省大力發展冰雪裝備器材產業,打響冰雪裝備“河北制造”。張家口市正結合功能定位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兩個冰雪產業園區產業承載能力和配套服務能力,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據張家口市副市長劉海峰介紹,高新區、宣化兩個冰雪產業園區累計引進法國MND滑雪設備制造、美國M3千禧世代雪板研發制造、意大利天冰冰雪設備生產制造等項目113個,形成以冰雪裝備研發、制造、檢測、倉儲為一體的冰雪裝備產業基地,具備了冰雪產業大發展、快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基礎和競爭優勢。
群眾冰雪運動發展拉動冰雪市場消費
“據統計,目前河北冰雪運動參與人數已達到近3500萬人,到2025年京津冀區域蘊含著1億人次、2500億元收入的冰雪旅游市場潛力。”喬曉林說。
龐大的冰雪運動參與人群,為冰雪消費市場帶來機遇,激活冰雪經濟整個產業鏈。
冬奧效應下,冰雪旅游持續走熱,滑雪人群整體體量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河北省滑雪場地規模大、接待力強,為滑雪市場消費打下基礎。據《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的統計,2021-2022年度河北省滑雪場新增架空索道數量6條,達到57條,全國雪道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的雪場共計38家,占比5.5%,其中河北省有15家,占全國雪道面積超30萬平方米雪場總數的40%。不斷建成的冰上運動場館,同樣為河北冰雪經濟注入動力。喬曉林說:“河北省已建成滑雪場109座、滑冰場202座,實現省市縣三級滑冰場館全覆蓋。”依托眾多的冰雪場館,群眾的冰雪運動熱情得以延續,冰雪場地門票、冰雪教學、冰雪冬令營、運動裝備以及在滑雪目的地“吃住行游購娛”等,都在不斷增長的冰雪人口帶動下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
與此同時,河北眾多冰雪企業也在不斷延伸完善產業鏈條,推出“冰雪+健康”“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等“冰雪+”新業態,創新服務產品,冰雪與其他領域的融合將為冰雪經濟注入持續的動能。
大力發展后奧運經濟,打造河北經濟增長新引擎,河北正將冰雪經濟“蛋糕”越做越大,續寫后冬奧時代冰雪產業發展新篇章。(作者:傅瀟雯)

河北既是冰雪運動大省,也是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大省,冰雪資源得天獨厚。河北借助冬奧會籌辦舉辦機遇,深挖冰雪稟賦,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冰雪發展之路。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在國際冰雪產業發展大會表示,今后一個時期,河北冰雪產業發展空間廣闊,大有可為。
積極謀劃后冬奧冰雪經濟發展
河北冰雪產業正迎來發展黃金期?!蛾P于加快推進后奧運經濟發展的意見》《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張家口)建設規劃》《河北省“體育產業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2年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相繼出臺,紛紛提出大力推進冬奧場館可持續利用,培育壯大賽事經濟和冰雪產業,擦亮張家口“冬奧城市”品牌,加快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此外,河北省體育局在今年5月印發《加快推動后奧運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3000億元,全省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1500億元,冰雪旅游和冰雪裝備制造發展成效顯著,張家口“冬奧城市”品牌凸顯,崇禮成為國際冰雪高端賽事聚集區和冰雪運動休閑勝地。
“冷資源”正不斷拉動“熱經濟”。河北省工信廳副廳長郝莉笑在國際冰雪產業發展大會上表示,河北高度重視后奧運經濟發展,把壯大冰雪產業作為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已初步形成以冰雪場地服務業、冰雪旅游業為龍頭,裝備器材、競賽表演、冰雪培訓為補充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
如何乘冬奧之勢做大做強后奧運經濟,是擺在冬奧城市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據悉,今年以來張家口市崇禮區積極融入“加快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和冬奧遺產開發利用大潮,對接國家、省、市相關部門和多家賽事運營公司,啟動年度品牌賽事項目謀劃工作。此外,依托張家口奧運場館以及崇禮高原訓練基地和保定淶源、承德御道口訓練基地場館資源,河北省正在積極對接國際雪聯、中國滑雪協會等組織機構,引進、承辦國際、國內頂級冰雪高端賽事,接待國內外冰雪運動專業訓練,打造國際高端冰雪賽事聚集區。
冰雪裝備器材制造業漸成規模
借力北京冬奧會的舉辦,河北省的冰雪裝備制造業發展不斷提速。河北省發改委副主任喬曉林表示,河北省冰雪裝備產業蓬勃發展,已引進冰雪場地裝備制造、冰上運動裝備制造、雪上運動裝備制造、冰雪裝備研發等類型項目近百項,總投資超過500億元;全省已有31家冰雪裝備器材企業投產,2021年產值超過了5.8億元。
一塊塊滑雪板、一雙雙冰鞋,在張家口的冰雪產業園區里的生產線上制造完成,運往全國各地。依托張家口高新區、宣化區冰雪產業園兩個產業載體平臺,河北省大力發展冰雪裝備器材產業,打響冰雪裝備“河北制造”。張家口市正結合功能定位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兩個冰雪產業園區產業承載能力和配套服務能力,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據張家口市副市長劉海峰介紹,高新區、宣化兩個冰雪產業園區累計引進法國MND滑雪設備制造、美國M3千禧世代雪板研發制造、意大利天冰冰雪設備生產制造等項目113個,形成以冰雪裝備研發、制造、檢測、倉儲為一體的冰雪裝備產業基地,具備了冰雪產業大發展、快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基礎和競爭優勢。
群眾冰雪運動發展拉動冰雪市場消費
“據統計,目前河北冰雪運動參與人數已達到近3500萬人,到2025年京津冀區域蘊含著1億人次、2500億元收入的冰雪旅游市場潛力。”喬曉林說。
龐大的冰雪運動參與人群,為冰雪消費市場帶來機遇,激活冰雪經濟整個產業鏈。
冬奧效應下,冰雪旅游持續走熱,滑雪人群整體體量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河北省滑雪場地規模大、接待力強,為滑雪市場消費打下基礎。據《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的統計,2021-2022年度河北省滑雪場新增架空索道數量6條,達到57條,全國雪道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的雪場共計38家,占比5.5%,其中河北省有15家,占全國雪道面積超30萬平方米雪場總數的40%。不斷建成的冰上運動場館,同樣為河北冰雪經濟注入動力。喬曉林說:“河北省已建成滑雪場109座、滑冰場202座,實現省市縣三級滑冰場館全覆蓋。”依托眾多的冰雪場館,群眾的冰雪運動熱情得以延續,冰雪場地門票、冰雪教學、冰雪冬令營、運動裝備以及在滑雪目的地“吃住行游購娛”等,都在不斷增長的冰雪人口帶動下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
與此同時,河北眾多冰雪企業也在不斷延伸完善產業鏈條,推出“冰雪+健康”“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等“冰雪+”新業態,創新服務產品,冰雪與其他領域的融合將為冰雪經濟注入持續的動能。
大力發展后奧運經濟,打造河北經濟增長新引擎,河北正將冰雪經濟“蛋糕”越做越大,續寫后冬奧時代冰雪產業發展新篇章。(作者:傅瀟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