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與滑雪并無交集的高智乾亮相大冬會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轉比賽(新華社)
一金二銀一銅,這是中國代表團在剛剛落幕的第29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上取得的成績。雖然成績較往屆有所下滑,但非體育類院校大學生的比例繼續提升,輸送的高校范圍進一步擴大,實實在在地反映出冬季運動在中國普通高校的普及與發展。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即將到來的大背景下,這種變化振奮人心,也將激勵更多高校繼續開展原本冷門的冰雪運動。
哈爾濱體育學院院長朱志強坦言,在青少年體質連續下滑、電子化生活方式弊端日益顯露的當下,高校更應看到冰雪運動深入開展對培養身體素質、精神品質均優秀的國之棟梁所能發揮的作用,“北京冬奧會即將舉行,將讓中國冰雪運動發展迎來一次爆發,高校在其中應發揮引領作用。”
更多非體育類院校學生參賽
中國代表團84名運動員中,38人來自哈爾濱體育學院,比例看似很高,實則是自2005年由教育部組團參加大冬會以來,哈體院學生占比最低的一屆。朱志強介紹說,作為最主要的人才輸送單位,高峰時期,大冬會中國代表團有七八成選手來自哈體院,但此番比例降至一半以下,“伴隨著冬季項目在全國各院校發展,越來越多非體育類院校大學生出現在代表團陣容里。”
參加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轉比賽的高智乾來自北京聯合大學。雖出生于“滑雪之鄉”吉林省通化市,但在上大學前,高智乾的人生同滑雪并無交集。“幸運的是,我們學校有滑雪社團和非常喜愛滑雪的老師,良好的環境加上自己的興趣,讓我很快喜愛上了這項運動。”高智乾說,在多所高校社團的努力下,北京高校滑雪聯盟已成立,這讓更多普通學生有了走近這項運動的可能,“現在全國有五六十所高校開展了這一運動,與我水平相仿的普通大學生有幾十人。對于單個項目來說,這個數字已經不錯了,不過相比于全國3000多萬大學生的基數,我們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來自中央財經大學的韓雪容一直把滑雪作為業余愛好,上大學前從未想過能參加國際大賽,但這一次她以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轉選手的身份圓夢大冬會。同樣見證了冰雪運動在中國高校快速發展的還有中國代表團高山滑雪隊領隊、東北大學教師逯明智,“學校剛開滑雪課時,我一個人每周帶八個班,現在已有三個老師每周帶24個班,課程還供不應求。這種變化足以證明,看似小眾的冰雪運動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冬季運動基礎大項人才涌現
大學生運動員的表現,讓逯明智對中國高山滑雪項目的未來發展有了更多信心。他表示,高山滑雪是冬季運動的基礎大項,而中國隊一直處于較低水平,每屆冬奧會都只能依靠國際滑雪聯合會的配額來參賽,“這兩三年來,全國大學生選手的水平普遍提高,以前是東北賽區水平高,現在華北賽區尤其是北京學生進步很快。本屆大冬會我們能將名次提高到60名左右,令人非常激動。”更讓逯明智興奮的是,一批具備天賦的年輕小將已涌現,“近年來,全國大學生滑雪挑戰賽也允許中小學生參賽,在13至18歲年齡段中,有些小選手進步神速,如果發展順利,將來了不得。”
同樣在大冬會上看到希望的還有冬奧會冠軍王濛,此番她以主教練的身份率中國短道速滑隊出征大冬會。這支成立不足一年的隊伍以跨界跨項運動員為主,在韓國、俄羅斯等勁敵都派出強陣參賽的情況下,能拿到一枚寶貴的金牌實屬不易。“每個運動員都有進步,這讓我感到不虛此行。隊里多人來自輪滑跨項,還有很多是兼項(速滑、短道速滑),能取得如此成績令人非常滿意。”王濛還透露,隊伍在大冬會期間的表現已引起了其他隊伍的注意,不少國外教練都在詢問這支“陌生隊伍”的情況。
第29屆世界大冬會雖已落幕,但中國代表團所發生的變化,卻讓人看到中國冰雪運動發展的另一個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