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從2013年開始申辦2022年冬奧會,從申辦冬奧會開始,就在思考如何辦冬奧會。在這個過程中,提出了推動“三億人上冰雪”的目標。
在2014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索契冬奧會時曾對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說,“在中國,冰雪運動不進山海關。如果冰雪項目能在關內推廣,預計可以在兩三億人中帶動更多人參與,由此點燃中國冰雪運動的火炬。”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高志丹在2015年12月24日召開的全國第十三屆冬運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實現‘三億人上冰雪’的目標,就需要競技冰雪和大眾冰雪同步發展,國家體育總局也在同步進行思考和布局。”
三億人上冰雪,難在哪兒?數字上的增長也許不難,真正難的是冰雪運動背后的方方面面,無論是觀念上的普及,還是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進一步加強、提高。
2018年9月5日,國家體育總局公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實施綱要(2018-2022年)》。為了系統性、計劃性加強北京冬奧會各項工作。《綱要》提出,大力推廣普及群眾性冰雪運動,助力建設“健康中國”,奮力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
從競技賽事到走進群眾生活
現在很多人并不了解冰雪運動,參與過的人,包括觀賞過的人,也不過占總人口的24%。
“要實現三億人上冰雪的目標,就是要通過各種各樣的特色活動促進老百姓走上冰雪,愛上冰雪運動。”
據統計,截至2018年10月,全國各地已建成雪場800多個,直接參與冰雪運動的有5000萬人,帶動了1.5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冰雪運動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年輕人所喜愛的休閑項目,中國家庭的生活方式之一。
冰雪運動進校園
在2022年冬奧會倒計時1000天之際,北京冬奧組委發布了《致中小學生的一封信》,號召同學們積極參與奧林匹克教育,學習掌握冰雪運動技能,踴躍參加冬奧文化活動,向世界展示新時代中國青少年的良好形象,爭當冬奧“小主人”。
據統計,近年來北京市共計46萬余名中小學生上冰上雪,其中雪上25萬余人,冰上20萬余人。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經有61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
冰雪產業的發展
除了場地的不斷增加,冰雪運動帶來的科技概念也不斷升級。仿真冰、旱雪、模擬器等科技創新產品的出現,切切實實地為冰雪進校園提供了可能性。滑雪模擬機、多媒體投影儀、虛擬現實裝置……現如今,這樣的高科技產品已經走進了中小學。
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就像一劑催化劑,對于中國冰雪產業的發展,乃至經濟結構的調整、新舊動能的轉換,都產生了巨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冬奧夢承載冰雪夢。2022年恰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時間節點,隨著冰雪運動戰略的深入實施,冰雪運動不斷拓展,不僅有利于實現“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凝聚民族精神、凝聚億萬民心的北京冬奧會也必將開啟新的圓夢旅程。